网站首页 资讯 热点 行情 地区 推荐 民宿 酒店 家居 度假 滚动
首页 >  行情 >  >  正文

观天下!《坐拥书城》:从书房窥见15位北大名师的精神世界|新书架

2023-06-06 15:26:07来源:封面新闻


【资料图】

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

如果说,从一个人爱藏、爱读的书中,可以看到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来路,那么书房就是一个窥见其精神世界的窗口。2023年6月,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本新书《坐拥书城:北大学者书房》。全书图文并茂带领读者沉浸式探访15位北大教师的书房和他们的阅读世界。他们分别是董强、韩茂莉、张慧瑜、曹文轩、徐湘林、戴锦华、秦雪征、 王余光、张帆、穆良柱、林毅夫、朱青生、方博、王诗宬、孟涓涓,是各学科的名师代表,每位学者都还提供了珍贵的影响人生的阅读书单。

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、北大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的书房是这样的:“推开门,映入眼帘的是从地板延伸到天花板的一整面书墙。书架上摆放着不同时代、不同领域的各种书籍,有几层还点缀着几只精致可爱的小摆件。戴锦华老师笑着介绍说:我的书房其实是一个‘ 混沌’。”

由于经历过书籍匮乏的时代,戴锦华曾经逢书必买,每次遇到难得的书展书市,她都会如饥似渴地带书回家。后来开始有人寄赠一些书给她,渐渐地,她的书房变得充盈而拥挤起来。“屋里所有空间都被书侵占了。最惨的是,我几乎无法从中找到想要查阅的书籍,着急用的时候只好再买一本。原来的那本早已‘书深不知处’了。”

现在很多家里的书房可能装饰性大于实用性,但戴锦华的书房仍然是一个专属于她自己、可以自由阅读、思考和工作的空间:“我觉得书房不是一种陈设,不是一种情调。我不会在书房里玩。它是一个专属于自己的,可以自由阅读、思考和工作的空间。”在书中,戴锦华还谈到阅读对她生活的重要性,“正如三餐不可以一日不吃,漏一顿就饿得心慌;书也是不可以一日不读的,不读就浑身难受。”

北大法学院博雅讲席教授吴志攀为《坐拥书城:北大学者书房》作序。他在序文中写道,“文科学者大概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,就是买书。虽然学校就 有很大的图书馆,市里和区里都有公共图书馆—更不要说国图, 学者们还是会买书,并且会努力经营自己的藏书。在我心里,书房好比为学者量身定做的衣服,他们穿着合身不合身、舒服不舒服,只有自己知道。图书馆呢?当然很好,大学者们都会花很多时间在图书馆里待着,但那毕竟不是自己的衣服,是为大家服务的。文章是自己的好,书房也一定是自己的好。”吴志攀还在文中提到,“书房当然能看出一个学者的个性、习惯、格局等,他们选择什么样的书籍、怎么安放这些书籍,都在不经意间透露出好多信息。仔细研究大学者的书房,或许能摸到一点治学的门道。”

吴志攀还在文中讲述了自己的“书房”故事。“我也有自己的书房,实际上是书库,什么书,我都舍不得散,所以越积越多。过去还在学校管理岗位上时,我的办公室曾经在二层,层层叠叠,堆满了书,以至于管后勤的副校长多次来查看,说是怕我把楼压塌了。”他还提到,书要适时聚,也要适时散,我所崇敬的汤一介先生、邓广铭先生等好多老先生,都把自己的藏书捐给了北大。我现在要开始对书房做减法了。如果年轻一辈的学者愿意借,就应该把书送给他们。做学问,就应该一代比一代强,譬如积薪,后来居上。怕只怕年轻人看不上这些书了。”

《坐拥书城:北大学者书房》主编任羽中在编后记中写道,“2020年调到北大党委宣传部工作后,我给自己列了一个任务清单,其中第一件事,就是好好宣传一下 北大学者的书房。为什么呢?因为书房不仅是属于学者个人的工作与生活空间, 更是其精神世界的物质具象。书房应该是最宁静、最丰富、最生 动的地方。“ 北大学者的书房”是北大之所以为北大的“ 家底” 所在,最有北大味道,最能体现北大的底蕴与气象......这只是我们计划中的“北大学者书房”丛书的第一辑,宝藏之门才刚刚打开,期盼着读者的回应。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标签:

相关文章

[ 相关新闻 ]